.

山东宣传望长安

  问:21世纪的人们如何与8世纪的盛唐大诗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答案:看《长安三万里》。

  分钟里,可以见证李白、高适、杜甫等大诗人几十年的人生浮沉,那叫一个曲折起伏、逐梦不辍。

  有网友在看完《长安三万里》后,写下了“长安三万里,步步意难平”。十个字一下子戳中了无数人。

  那些我们从小吟诵到大的诗句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人生观。

人,是要有理想的

  从始至终,电影没有离开“理想”二字。

  为了“济世”的理想,年轻的高适踏上了去往“向往之地”长安的旅途。在他的心中,长安是实现自己理想的最佳去处。

  在路上,高适碰到了同样怀揣理想的李白,从此开启了二人“妙不可言”的缘分。

  必须承认,高适实现理想的方式和李白追逐理想的路径是不一样的。但无论是谁,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当高适在长安入世无门,被迫返回家乡务农的时候,理想的种子并没有就此沉睡,而是继续在心中扎根、拔节生长。

  哪怕是反复投奔李白、反复“告别”李白,哪怕是人到中年入世仍遥遥无期,高适都没有熄灭心中“那团火”。

  而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最终也帮助高适“大器晚成”,于晚年走上了人生巅峰。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理想。

  比如,个人希望在某个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得卓越的成就;城市希望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变高、变大、变强……

  矢志不移、逐梦不辍,是一个人、一座城市应该有的态度。

理想,是需要奋斗来实现的

  从理想到现实,要走多远的距离、多长的时间?

  高适、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需要用自己的足迹来解答。

  有一点可以确定:理想,需要靠奋斗来实现;没有奋斗,理想就是空想。

  高适,是奋斗的。从小就身负重振高氏一族的使命,苦练高家枪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保家卫国。然而,他没有想到,空有一身高超本领,却始终没有机会让高家枪法再现沙场。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就只能回老家务农。但即使务农,他也没有放下武艺,就连钓鱼时,都在鱼竿上绑上石头,苦练臂力和耐性。

  高适所处的盛唐,是诗歌盛行的时代,人人以诗为美,以诗人为尊。高适不仅武艺了得,也向往文人的诗歌世界。但是,口吃的毛病让他挺自卑,就连读书时也需要村里的学童念一句,他再跟着读一句。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一直刻苦磨练心中的锦绣文章。终于,他写出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传遍天下。

  李白,是奋斗的。只是他的奋斗与高适不同。李白一生都在寻找入世的机会,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寻寻觅觅。在这个过程中,李白走遍了大唐的大好河山,所到之处尽留传世之作。诗歌,既是李白抒发豪情壮志和细腻情感的方式,也是他积极入世的有力“助攻”。

  李白到济南入道,在华山脚下的华阳宫“洗心革面”,经历了“传道箓”仪式的全过程,七天七夜几乎不停地行走。想一想,李白的确挺拼的!

  电影里的高适和李白都挺拼。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理想照进现实之路,从来都是奋斗进取之程。

  从个人成长角度来看,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十年寒窗苦读,怎能跨入高等学府深造?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奋斗进取、开拓创新,怎能登上更广阔的舞台实现自身价值?

  从地方建设角度来看,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逐的场面,没有奋斗的精神、拼搏的态度、扎实的付出,怎能在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面对跳起来摘桃子的发展目标,面对近未来路线图和远未来宏景图,没有持之以恒的奋斗,怎能达成所愿?

  奋斗,是通往理想之城的必由之路!

遇到挫折,没关系,再奋斗一次

  《长安三万里》中,高适和李白演绎了两种人生。

  李白的浪漫情怀和洒脱态度,可能是许多人向往的样子,但那更多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想状态。而高适的经历,才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更接地气——

  没有与生俱来的才华和资本,从零开始,一路打拼。从满怀希望到遭受挫折,从重整行装再出发到再次遭遇失败,从吸取教训再战斗到曙光初现迎来转机,靠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劳有所得、劳有所获。

  遭遇挫折?没关系,再奋斗一次!

  奋斗永远比挫折多一次,成功就会距离自己更近一分。

  电影中有一个名叫裴十二的女子,深得裴家剑法真传。她一把轻剑对阵高适的如龙长枪,以四两拨千斤之势略胜一筹,逼得高适又回老家苦修了十年。

  裴十二也有报国之志,奈何自己是女儿之身,无法突破世俗的桎梏。她自感报国无门、空留遗憾,没有继续奋斗下去,只能在歌舞升平的扬州无奈接受自己的命运。

  再看高适,无论是入世还是作诗,遭遇了大大小小许多的挫折。他的态度永远是修炼自我、提升自我。

  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带来不同的结果。估计裴十二怎么也想不到,手下败将高适将来能够成为镇守一方疆土的节度使,而且在诗歌上成就非同小可,成为一代边塞诗人的代表。在面对吐蕃大军压境之时,也是高适从战略全局上解了长安之围。

  面对挫折,高适自始至终都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再奋斗一次!

  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态度,是每一个地方在发展路上应该有的态度。

  漫漫人生之路,谁都会遭遇挫折,积极向上的人总会重振旗鼓,想方设法征服一座座高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漫漫发展征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拼搏进取者总会迎难而上、攻坚而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难题,凭顽强的精神攻克难关,在凤凰涅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电影回到现实,让我们都做向上向好的“高适”吧。

(来源:“山东宣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xinlvye.com/bttgn/14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