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每天都接诊很多孩子
身体虚弱、经常生病
这些孩子
不管是被家长抱在怀里的
还是在地上跑动的
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
一是穿得特别多!常常在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的天气里,还能见到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孩子,孩子小脸通红,满头大汗、烦躁不安,而家长一边给孩子擦汗,一边诉说:如果给孩子少穿一点,孩子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经常感冒。
二是吃得特别饱!有些家长则抱怨,平时特别注意饮食,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都上小学了,还在喂孩子吃饭,睡前还喝牛奶。只要孩子喜欢吃,花多少钱都不心疼。但是他还总是不停地生病。特别无奈,希望医生能给孩子调理调理。
从儿科临床来看,超过半数的小儿患者,发病都与过饱、过暖有关。早在明代,医书《万密斋》就说过“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使小儿平安健康,就应该给孩子适当的饥饿感、适当穿得少一些。这是小儿日常保健的常识。然而,如今很多家长就怕孩子吃得不够饱、穿得不够多,谁还记起这句古医训。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合理安排小儿的饮食、穿衣,就能预防或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请常记那句医训
要得小儿安
需得三分饥和寒
“三分饥”应当有分寸。“三分饥”,即不贪食,要让孩子吃得稍微少一些,有适当的饥饿感。对婴儿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现在做父母的唯恐孩子吃不饱,只要孩子喜好什么食物,就一味地由着他吃。更有的父母,在孩子不愿再吃的时候,仍然强迫孩子进食,端着碗追着孩子喂,一顿饭能喂一两个小时。其实,即使健康的食物也不能多吃,而不健康的食物则最好不吃(比如说巧克力糖、饮料、洋快餐等等),实在馋,也应浅尝辄止。小儿天生脾虚,吃多了伤脾,食积容易引起“上火”:出现口臭、便秘、腹泻、肥胖……,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感冒多病现象。
虽然,小儿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但胃肠道的负担也较大,容易出现紊乱,若小儿进食过多,食物在肠内发酵过盛可以引起腹泻,对于婴儿还容易引起变态反应性(过敏)疾病。事实上,在对腹泻患儿的大便常规检查中,发现大多数仅有不消化的食物和脂肪球,没有其它异常~
儿科
专家
因此,小儿日常进食量只要能满足代谢需要,“带三分饥”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三分寒”有利无弊。小儿天生肺虚,本身就较成人易患感冒。如果家长能持久地帮助孩子进行耐寒训练,使孩子体内慢慢产生抗寒能力,感冒的患病率同样能降到最低限度。
临床发现,衣着过多的小儿经常患感冒咳嗽。孩子穿的衣服厚薄应适宜。穿得太多,活动起来不方便,一动就要出汗。出汗之后,再一受风寒更容易着凉,即使没有感受风寒,自己捂干所出的汗就已经着凉啦。而衣衫适中偏少的小儿却很少患病,是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对空气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所以,平时让小儿常“带三分寒”不仅不会生病,反而会增强抗病能力。
耐寒锻炼就是提高肌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力增强抵抗力1、首先是从孩子的穿衣开始,衣服尽量少一些,婴幼儿及幼儿园的孩子一般比父母多半件,但不要参照爷爷奶奶的着衣(年老的人阳气不足,相对怕冷,应该多穿些),上学的孩子充满活力,运动量大,就应该和家长差不多甚至还要少一点。秋冬季节,早晚寒凉,适当要多穿点,而中午、太阳底下、运动时或室内就要及时减少。
2、尽可能多一些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是最好的强身方法。
3、冷水洗脸、洗手,大一些的儿童还可以从夏天开始游泳(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泳池),结束后进行搓手、搓脸、跺脚、喝温热水等恢复运动。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一个平时衣着过多的小儿,进行耐寒锻炼虽然困难,但也更为需要,家长应该制定一个系统的方案陪着孩子逐步完成,假以时日,你的孩子一定会健康阳光起来。
爱宝宝的家长们
请谨记古医训
要得小儿安
需得三分饥和寒
医院儿科
医院儿科系广东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岭南中医儿科医疗联盟成员单位。深圳市政府第四批“三名工程”引进团队的依托科室,引进“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教授中医儿科学团队”。门诊专设有儿童哮喘、儿童消化、紫癜病、多发性抽动症、多动症、儿童生长发育以及儿童治未病等亚专科门诊;专科的优势病种有肺系疾病(肺炎、哮喘、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心肝系疾病(多发性抽动症)、肾系疾病(紫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