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年前,我国广袤的土地上遍布大小不同的水域,鱼类资源是异常的丰富,但是彼时的钓鱼方法还是比较单一的,可能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转轮式的鱼竿,但现实中的主流钓法还是以手竿为主。竹竿配合七星漂作钓是一种标准形式,但条件差的就用鹅毛,鸭毛来代替七星漂,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所熟知的钓法了,总体上来说,这些都是属于传统钓法。其最大的特点是铅坠比较重,有的是使用铅头钩,钩饵是躺在水底的,那么钓的就比较钝,在有草洞的地方加上逗钓法,还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随着台钓法的传入,在光水区域它就完全没有了优势,完败于台钓法,从那个时候我们就疯迷台钓法了,传统钓法就像被遗忘了一样。时间来到现代,这两年随着和欧洲国家在钓鱼领域的频繁交流,新型的欧洲钓法就渐渐地传播开来,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欧鲤钓法,它主要的对象鱼就是鲤鱼,草鱼等大型淡水鱼。欧鲤钓法以其独特的作钓方式,和多样的钓组种类,吸引很多钓友的好奇心,但是在我看来,不管是欧鲤钓法还是台钓法,其精髓是大同小异的,也就是常说的英雄所见略同的道理一样,下面就来具体聊一聊。
台钓法和传统钓法欧鲤钓的诞生
其实早期的欧鲤钓法,其挂钩的方式是和其它钓鱼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直接将鱼饵挂在鱼钩上的,事情出现转折的点,就是一位叫做莱尼米德尔顿的英国人。他也是一位钓鱼发烧友,像我们一样,没事都喜欢研究鱼到底吃什么,怎么钓。他的研究对象是以欧鲤钓的主钓鱼种鲤鱼为主,他首先想到的是一种叫做油莎豆的甜果,因为这是他小时候最爱的食物之一,而且油莎豆在各方面的特征也适合钓鲤鱼。
油莎豆挂钩于是他准备了一点去做实验,但无论他怎么煮,油莎豆都还是非常硬,情急之下,他就用他太太的头发将油莎豆绑在鱼钩上,如他所料鲤鱼爱吃油莎豆,所以他也钓了很多,钓到最后,钩柄上的结松脱了,此时钩饵已经分离了,但是同样能上鱼,在卸鱼之后才发现钩饵只通过一根头发连接。于是灵感来临,经过反复的实验,最终发明了钩辫钓组,也就是欧鲤钓法的主要特征之一。
最早的钩辫钓组欧鲤钓的精髓
之后随着不断的改善和升级,出现了很多种类不同的钓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泡沫球,中继漂,或者是高浮力的饵,来将钩饵离底,到达钓浮的目的,再控制铅坠在主线上的位置来钓不同的水层。
所以欧鲤钓的精髓就是钩饵分离,充分利用浮力和重力的互相作用,来达到自己想要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欧鲤钓法的钩饵分离,其状态始终是保持一致的,钓饵也是比较坚硬的,能禁得住长时间的浸泡,且非常能抗小鱼的干扰。而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也是分为沉底型,离底型,主要是反离底,半水型及漂浮型,基本上覆盖了全水层。
枯叶钓组的钩饵悬浮以钩辫钓组为例,就能分为线辫,环辫,机械辫,以及活套辫钓组。线辫钓组适用于干净清晰的水底地貌,这样钩饵就能平躺在水底,代表钓组为传统钓组;环辫钓组能在水底有少量杂物的时候,钩饵在泡沫球的浮力下会离底2~6公分,其代表钓组为枯叶钓组;机械辫钓组的代表钓组为罗尼钓组,和枯叶钓组不同的是辫子是在钩柄上的,由一颗太空豆挡住了;活套辫钓组在以上钓组的基础上,将子线,鱼钩,钩饵进行模块化,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更换,其代表的钓组为马头钓组。以上钓组都是钩饵分离的,但是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欧鲤钓组台钓法的由来
现在说到台钓法,大部分的钓友可能都习以为常了,特别是年轻的钓友,基本上都是从台钓法接触钓鱼的,而对于台钓法的由来,其实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那就是在年5月的时候,中国台湾钓鲫鱼名人会派6名代表到大陆进行垂钓交流,那就避免不了钓鱼比赛,但是不管是在杭州,还是在北京,大陆的钓鱼高手们都全军覆没。这下可震惊了大陆钓鱼界,从此以后便开始迅速学习接受台钓法了。
台钓法其实再往前面追根溯源的话,台钓法真实的起源还是来自于岛国的一种专门钓鲫鱼的海拉鲫钓法,也叫黑拉钓法,只是中国台湾钓手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发展。主要是在钓具,钓技,还是在钓饵等方面,但是我们对它的称呼却一直没改变,其实准确的叫法应该是鲫鱼快速钓法,长脑线悬坠钓法。
黑拉钓法台钓法的精髓
1,钩饵的貌合神离
使用粉饵对我们钓友来说应该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相对于欧鲤钓法来说却是不同的地方,但这不影响二者在精髓上的一致性。因为台钓法中的饵料虽然是挂在鱼钩上,但是粉饵是会一直雾化和散落的,虽然表面上看钩饵是在一起的,但实际上是分离开来的。我们开饵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饵料进行雾化和散落,就是让它脱离鱼钩,容散在水里,去诱鱼去留鱼,也正是这种钩饵的貌合神离,形不散而神已散的效果,才使得鱼的吃钩率更大,否则就成为了蚯蚓的作钓效果了。
饵料的雾化散落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钓鲢鳙的时候,雾化散落起到了真正的作用,让鲢鳙不断的吸食散落下来的饵料,及挂在鱼钩上的饵芯,其实它们真正想吃的是分离出来的饵料,中钩的都是误食而已。
鲢鳙滤食2,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台钓法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使用站立的浮漂,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其本质就是台钓法充分的挖掘了浮力和重力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浮漂是有浮力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铅量,而在主线的末端是有一个铅皮座组件,上面的铅皮就是利用重力来抵消浮漂的浮力,来实现钩饵在水底所要达到的状态。
漂浮在水面上通过修剪铅皮,可以让双钩呈现不同的水底状态,可以是双钩躺底,甚至是铅坠躺底,也可以是一钩触底一钩躺底,再灵敏的就是一钩悬浮,一钩触底,最灵敏的就是双钩悬浮的状态。只不过离底是正向的离底,也是可以钓半水,甚至是钓浮的,当然在实际的调钓当中是需要不断的感受铅坠和浮漂二者的抵消程度,来适应最合适的鱼口。
钩饵在水底的不同状态最后总结
1,不谋而合的精髓
所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所见基本相同,既然都是非常优秀的钓法,那么都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是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的,在我看来,欧鲤钓法和台钓法,在精髓上都是不谋而合的,主要就是在钩饵的分离上和对重力和浮力的把握度上。
2,在钩饵分离上
欧鲤钓法可能表现的比较突出,是实实在在的分离,钩是钩,饵是饵,二者之间可能只有一根线连接,饵也比较独立。但是台钓法的表现形式可能不是那么明显,表面上看着都是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是靠着雾化散落,饵料分离于鱼钩,来完成诱鱼留鱼的效果的,所以在实质上钩饵也是分离的。
钩饵分离3,在浮力和重力上
欧鲤钓法和台钓法都是将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发挥到极致,能让钩饵躺底,也能让钩饵离底,只不过离底的方式有所不同,甚至是半水悬浮和漂浮作钓。
钩饵悬浮为例我是大别山小农人,今天有关欧鲤钓法和台钓法在精髓上的分享就到这里,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如有出入的地方,请各位钓友不吝指正,互相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