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对孩子生病

孩子一生病,父母都担心,在家守着不放心,上医院又怕乱用药,怎样应对孩子生病?作为儿科医生,同时也作为一个孩子的爸爸,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体会吧,这些意见是针对的是当下医疗条件,不代表政治正确。

女儿现在5岁多,出生至今发烧过七八次,因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吃过两次抗生素,因为腺样体肥大做过一次手术,那次手术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静脉输液,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过的那些无用还可能有害的药她没用过。

妻子也是医生,但不是做临床工作,好几次女儿发烧,医院找内科医生看看,有几次非要给她吃抗生素,被我阻拦了,有次我没按她的要求开药回来,医院找同事开了抗生素回来,好在最后还是听我的劝没给女儿吃。

每次女儿生病,和家人多少会有些分歧,好在的是,好说歹说最后还基本按我的意见来,原因一是我专业更对口,二是每次结局还是支持我的判断。如果不是有我这个儿科医生爸爸,医院的次数,吃药的次数应该至少翻一番。

有人可能会觉得有些矫情,去医院怎么了?多吃点药又怎么了?之前你对了,能保证每次都对吗?万一哪次耽误了病情害了自己女儿怎么办?女儿生病,妻子经常要把这些话跟我重复一遍,相信很多家长也是这样医院,给孩子吃药。

事实上,如果我自己心里没底,医院,医院做过两次超声,一次是担心髋关节发育不良,一次是担心川崎病。我阻止家人的那几次,那是因为我知道就是普通的病毒感染,去医院也没有什么帮助,吃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对她只有坏处没有任何好处,自然会阻止。

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很难像我这样淡定,有次女儿烧了三天不退,当时保姆就说,你可真能扛,医院去了。确实,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儿科医生,但也不是孩子一医院,尤其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下,更不建议这样做。

儿童疾病有个特点,那就是常见的、多发的大多是自愈性疾病,儿科门诊每天人山人海,但大部分是发烧、咳嗽、拉肚子之类的问题,很多都是由普通感冒、支气管炎、轮状病毒肠炎、手足口病之类的自愈性疾病引起。去医院看个发烧排队几个小时,可能还没看到医生,烧都已经自己退了,好不容易感冒好了,医院里染上了轮状病毒。

在国内医疗条件下,就算看到了医生,得到的治疗措施也未必会对孩子更好,本来自愈性的疾病,你在家里观察,好了也就好了。医院,医生接诊后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现实下,医生担心漏诊误诊,往往会多做检查来排查,以减少自己的风险,医院经常是抽血拍片,医患关系越紧张,家长越焦虑,检查做得也就越多。

检查做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大问题,结果往往还是会开一堆药,比如上一篇付费文章里说的那些没用甚至有害的药物。医院这医院,10个孩子里也会有一两个被用上利巴韦林,更别说林林总总的中成药,以及本可以不用的抗生素,输液,医院用药状况只会更糟糕,在《一张处方》里也说过这个问题。

医生这样做有很多原因:一是本身技术水平的问题,确实认为这些药该用;二是为了安慰家长,你辛辛苦苦排队半天,做了一堆检查,最后告诉你没事不开药就让你回家啊,很多家长自己也不干;三是可以创收,真正体现医生技术价值的挂号诊疗费不值钱,自然要靠药品来弥补了。四是医患关系紧张,医生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理,本来可以不用的抗生素用上了,本来可以口服的直接输液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制度问题,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的。

医院就可以得到很可靠的诊疗,去也无妨,但以我自己对整个医疗体系的了解和自己孩子看病的经历来看,比较重的病,比如需要住院治疗的专科疾病得到的诊疗会靠谱很多,但门诊治疗的这些常见病要得到规范的治疗真的要靠运气,运气好的人不会太多。

所以,在这种医疗环境下,家长应该自己多了解一些儿童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知道发烧、咳嗽、拉肚子怎么处理,就医院的机会。平时多多看点育儿知识,看得越多,懂得越多,心里也就越淡定,去医院自然会少。推荐每个家庭买一本《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一本靠谱的书胜过十本乱七八糟的书,也可以







































鍖椾含鍝釜鍖婚櫌鏄櫧鐧滈鍖婚櫌
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濂藉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xinlvye.com/kfyy/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