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咳嗽为什么老反反复复?
家长一听到孩子的咳嗽声,特别是反复周期性发作的,心马上就揪成一团了吧?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咳嗽就是感冒、支气管炎了,去医院一般都看的是儿科。
其实除了气管、支气管、心肺等疾患外,如果孩子反复咳嗽,并伴有鼻痒流涕鼻塞等症状,那就有必要去耳鼻喉科看看了。
这些咳嗽的原因和特点:
这些咳嗽问题,大多是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鼻病问题导致鼻涕倒流入咽喉,刺激喉咙引起的咳嗽。
这种咳嗽有它的特点,咳嗽常伴有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等,孩子的表现为经常揉鼻子或者抽鼻涕,或感到咽部不适,检查甚至可看到小舌头后有黏涕附着;且咳嗽常出现在夜间和清晨,一般是刚躺下睡觉时和刚睡醒起床时,白天咳嗽不明显。
咳嗽反反复复与腺样体肥大有一定的关系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形状像半个剥皮橘子,与两个扁桃体形成“品”字结构。腺样体是年幼时的免疫器官,属于淋巴系统的一部分。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3~6岁是它增殖最旺盛的时期,一般10岁以后就会逐渐萎缩。正常的、无症状的腺样体肥大称之为腺样体生理性肥大。
由于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当患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时,炎症分泌物总是容易向后流入鼻咽部,从而使患儿的鼻咽部产生长期炎症。这种长期炎症,将引起小儿腺样体亦产生慢性炎症,导致肥大,引起咳嗽、张口呼吸、睡眠打鼾、耳闷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就称为腺样体病理性肥大。
腺样体肥大有什么危害?
1、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由于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咽鼓管阻塞,同时急性鼻咽炎发作可波及咽鼓管粘膜,在咽鼓管阻塞和炎症存在的情况下,鼻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容易逆行至中耳,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甚至化脓性中耳炎,产生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2、引起面部发育障碍的“腺样体面容”:
如若不及时就医,孩子的揉鼻子、清嗓子等动作日后可能会成为讨人厌的习惯性动作,甚至鼻涕分泌物容易造成耳、鼻之间的咽鼓管堵塞,引起中耳炎,进而影响听力。鼻涕刺激腺样体增生肥大,引起张口呼吸打鼾,严重的导致颌面部发育障碍,使上颌前牙排列不齐等,呈现“腺样体面容”。
所谓“腺样体面容”:是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可出现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嘴唇厚、上唇上翘、鼻中隔偏曲、前鼻孔狭小、面部缺乏表情、面容呆滞。
3、引起鼻部与咳嗽等咽喉部疾病:
儿童时期,鼻咽腔本身就较小,由于腺样体肥大,鼻咽腔就更为狭窄,阻塞后鼻孔导致鼻塞以及由于气道狭窄导致呼吸气流受阻引发打鼾,长期鼻塞,容易引起慢性鼻炎、鼻窦炎;鼻阻塞就引起张口呼吸,而长期张口呼吸,则进一步引起咽喉疾病如咽炎,出现咽痒、咳嗽、容易感冒等。
4、引起心肺系统疾病:
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张口呼吸,打鼾,肺的呼吸换气不足,可能引起肺动脉压升高,重者可导致右心慢性衰竭。
腺样体肥大如何治疗?
1、保守治疗:
局部用激素喷鼻,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常用药有: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布地奈德喷雾剂。
2、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容易复发,不易根治,当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当考虑手术治疗。具体参看纪育斌大夫之前写的相关腺样体的科普文章:《正确认识儿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的手术治疗》
3、综合治疗:
有部分患儿,由于没有及时治疗,长期张口呼吸,造成牙列不齐,不仅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口腔功能和颜面部的美容。
此时则需要口腔正畸科治疗,不仅费用昂贵,而且费时。对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牙列不齐,需要耳鼻喉科医生和口腔正畸科医生共同合作,在一个多学科平台下共同制定治疗的最佳方案,通常需要先治疗完腺样体肥大之后,再行牙齿的矫正。
综上,所以家长看到小孩咳嗽治疗效果不好,或有鼻子不舒服、张口呼吸、打鼾、鼻塞、流鼻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时,可以咨询耳鼻咽喉科的医师,医院检查,由专科医师来帮您确定咳嗽的病因,接受正规的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