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列举过度治疗的案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肚子不舒服,去医院化验得了直肠肿瘤,医院建议动手术,切掉。当事人的儿子,没得选择,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手术后他父亲连放屁都成了很辛苦的事,增加了痛苦半年内去世。如果不去化验,不动手术,那会怎样呢?不得而知。
总而言之,过度的干预会减弱我们的反脆弱性。要尽量避免医源性损伤,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信息的限量供应。当你频繁地去寻找数据,你就会发现你找到的都是噪声。最终,你得到的95%都是噪声,只有5%信号。如果你观察的数据以半个小时为单位,就像如今人们整日被新闻或者市场价格的变动所包围,构成的就是99.5%的噪声和0.5%的信号。你们每天的短线炒股是不是就是这问题?看看报纸产生的医源性损伤,报纸每天都需要一堆新闻来填满各个版面,其实要把事情做对,我们就要学会在缺乏有意义的信息素材时保持沉默。
很少人知道拖延是我们的自然防御的本能,让事情顺利,让事情顺其自然行使其反脆弱性的本能,结果也并不总是坏的。在生存的层面上,我们的身体自然的反抗任何强加的方式,这是我们的灵魂在与现代化的普罗克斯提斯之床斗争。但是这个拖延还是要有个度,就是还是得告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研究非理性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并没有意识到,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人们有一种拖延的本能。如果看到狮子走进我的卧室,或者临近的图书馆起火,人们是绝对不会拖延的。如果严重受伤,我也不会拖延就医,此时遵循着非自然的职责和程序。然而如果我只是因为吃坏了肚子而发热,可能就不需要立即就医。此时发热可能只是体内的白细胞在和病原体抗争,于是我就避免了一场可有可无的就医,身体同时增强了反脆弱性。
医院现在采购那些大型设备都是零费用,合作医院有考核要求,然后院长就派单医生,医院就给你所有设备做一遍。当然,有些检查还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做了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然后沟通很难,医嘱无效,病人看病效果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
作为医生确实也很难,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3岁的医院就诊,爷爷奶奶陪着来的。儿科医生怀疑病毒性感染,要查大便、血常规,生化+心肌。爷爷奶奶觉得没必要,医院坑钱,拒绝抽血。医生劝说了很久,开了单子,他们也拒绝缴费。
3个小时之后,小孩心跳骤停。最后,抢救无效。爸妈从外地赶回来,医院赔偿万,否则就打官司。孩子直接被送去了解剖。最后结果是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发作。说这件事,真的是想表明,有些你觉得没必要,医生在坑钱的所谓的“过度医疗”,是真的有必要的。并不是感冒发烧只要血常规,拉肚子只要大便常规。现在医患感觉完全站成了对立面。医生为了你好,你却觉得他在谋财害命。所以当务之急增进医患关系的信任,像我们家信任徐医生一样的关系,才能重新树立医生的权威,最终就可以解决过度治疗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还是没有决定是否要给父母、岳父母每年去体检。我妈其实是敏感人群,她身体有任何不适会特别紧张,所以每次体检完就一堆治疗,最近就闹着要做肠镜。其实我父母身体特别好,几乎没什么慢性病,每天吃得好,睡得香,都70岁了这样的身体状况应该算是幸运人群了。我觉得主要还是得益于好的基因,我爷爷20多年前去世时也有83岁了,奶奶10多年前去世90多岁了。我外公外婆90岁了都还健在,身体非常好,外婆还能喝一斤黄酒,父母两边都没有得任何重大疾病的亲戚。基因+好的心情,物质贫乏一点也不会有大问题。最后,我还是希望有个客观的答案,到底要不要体检?希望你们积极留言讨论,特别希望得到很多医生粉丝的专业解答!这个话题很有意义,我这里有很多退休的老年粉丝肯定都很关心这个话题!
以下内容仅供短线参考,价值投资者请忽略:
大盘指数今日收阴概率80%
压力位:点附近
支撑位:点附近
量对比:大盘今早每分钟成交43亿(上一个交易日53亿),成交量放大!
创业板指数今日收阴概率80%
压力位:点附近
支撑位:点附近
量对比:创业板今早每分钟成交19亿(上一个交易日19亿),成交量持平!今日操作建议:低吸价值股,特别是市净率跌破历史平均的价值股!正常定投!
早上在公司卫生间的门板上看到这样一个管家服务案例(下图),还是让我很感动,感觉这些管家们真的理解了闯货的初衷,所以特别想跟你们分享,大家有兴趣吗?由于管家晋升的唯一的指标是“优秀创新服务案例”数量,跟业绩,跟利润完全无关。所以每个人都在思考怎么服务好你们,并且不断学习别人好的服务案例,连公司厕所的广告位都用起来了,每个坑位前面有专人2天更新一次的最新服务案例,所以每次上厕所也是一次学习服务过程,这个氛围很好!
字太小了,我全文再贴一下:***组—胡*案例陈述:在学习了大力哥在攻坚组分享的一些他的个人心得和感受,影响我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不要轻易回复顾客,比如顾客问某个产品还有没有,能不能返团的时候,不要总是自以为,然后去轻易地回复顾客,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敷衍。
所以当顾客问我为什么这次返团的电动牙刷,赠品不是刷头而是牙膏,他甚至提出说这次不买了,等到下次送刷头的时候买,觉得这样更划算。于是我马上想到大力之前所说的话,立刻去找了产品经理人,了解为什么这次换了赠品,追问下,了解到它的真实原因,不止是因为儿童刷头暂时没货,更是因为上一次确实是受疫情原因影响,然后工厂亏本出给我们,并赠送刷头,因为上一次有很多粉丝反映没有抢到,然后我们的产品经理人也是从去年就在和他们沟通,于是这一次的价格也按照之前的给到了我们,赠品是送牙膏。而且以后可能都没有这个价格了。在我和粉丝说明了这些后,一直都不活跃,没有什么人讲话的这个群,有两个买过电动牙刷的顾客在群里反馈了好评,还有人给我点赞。后面这个群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了
反思:当时大力哥说的时候,也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因为我们一个管家,确实面对和服务要达到上千人,回答同一类型问题多了,也就变得失去了一开始的新鲜,更极端是会变得懒惰,容易以惯性思维去看待,因为这样是最简单,不用思考,不用去行动的方式,而这样也违背了我们的服务理念的初衷,要真心实意帮助每一位顾客解决问题。
感想:不要敷衍顾客,虽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