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中医看来,就是孩子经常性的感冒,发烧,鼻不通,再加上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吊瓶,打抗生素多了,孩子的身体调节紊乱,孩子的体温不均衡,经常性的偏高,久而久之的刺激,孩子的淋巴组织经常肿大,慢慢就变成了腺样体肥大。有个老师说主要是肺热,其实不仅仅是肺热,还有很多发热的原因,总之,经常性的发热是本病的罪魁祸首!
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不一样了,家长都是害怕孩子着凉感冒,总是穿的很厚,体温一升高第一想到的就是孩子是不是受凉发烧了。还有就是给孩子吃的东西很多,一天不停的喂,总觉得孩子能吃是好事。其实,最好的喂养孩子的方式是“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不是说要家长有意去饿孩子冻孩子,而是在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要学会第一要按时间吃饭,第二不能吃太多,给孩子胃肠空间去消化。而体温上,孩子本来就是新陈代谢非常快的,体内非常容易积热(这个机车一个道理,发动机转动速度快,产生的热量就非常高),就不能总是把孩子给唔得严严实实的。要给孩子一个空间去和外界完成体温交换。
孩子因为吃的多,脾胃这个阶段是很见嫩的,哪里能承受这么多食物的负担啊,所以,到了晚上就不消停了,家长只要注意摸摸小孩子的手心脚心,如果是热的,那基本上就是食积有热了。还有小孩的肚子往往比较热,孩子晚上喜欢趴着睡觉,要不就是经常的蹬掉被子,家长反反复复起来给孩子盖小被子,很容易感冒,这样就非常容易感冒发烧,这样下去就自然而然的有呼吸系统的病了。还有家长给孩子做小睡袋,等于是给孩子弄了个保温箱,本身体内就有热,外面再弄一个严严实实的睡袋,长期下去,孩子就成了温室植物,对外界的刺激抵抗力特别差,不生病才怪呢
回过头来,我们来说体温,其实,只要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38度5,家长都不要很医院。也不要动不动就用冰敷的方式给孩子降体温,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发烧是很多种疾病的开始症状,如果去盲目吃药退烧,会掩盖真实的病情,延误孩子的治疗时间。
小儿体温在35.5-37.5℃之间都为正常,37.5-38℃间为低热,38.1-39℃为中热,39.1-40.5℃为高热,40.5℃以上为超高热。
孩子体温在什么医院就医呢?
1、体温超过38.5度:
由于孩子的病发展非常的迅速,所医院就医会避免因为其它原因导致的发烧被误诊。孩子发烧还要注意孩子的精神,如果精神头好,吃饭也行,哭声也比较响亮,家长就不必过于焦急。去医院看病,也不能急切的主动要求医生打吊瓶降温,都要看实际情况,尊医嘱,孩子吃了药也不能要求迅速降温,因为药效的发挥还有个过程。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一发烧就怕孩子烧坏脑子,所以往往自己给药吃,其实孩子高烧达到42度,才可能出现烧坏脑子。所以,遇到孩子发烧,家长不能一味的寻求退烧,很多时候发烧是一些疾病的先兆,退烧会掩盖疾病的真实情况,会造成医生对病情判断失误。
2、低烧超过一周或反复发高烧:
像肺炎、心肌炎、气管炎、脑炎、败血症、风湿热、肾炎、结核病及传染病中的伤寒、猩红热、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都不一定表现为发高烧,但这些病通常会发烧5-7天不等,所以低烧医院验血并做相关检查。再者,有些孩子第一天发高烧后用退烧药烧退了,可第二天又发高烧,这也需要及时就诊,针对病因治疗。
3、体温在24小时内骤然升到39℃以上:
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有很严重的疾病,但由于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难以适应体温的骤然上升,很容易引起“高热惊厥”,即俗称的“抽疯”,表现为意识丧失、脸色苍白、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抖动。这个时候,医院。
4、只要孩子有过一次惊厥,便可能形成习惯性的高热惊厥
若6岁前发生高热惊厥在3次以内,6岁后还可彻底痊愈。但若发生4到6次高热惊厥,则今后发低烧孩子也会惊厥。若反复多达6次以上,即使不发烧也会发生惊厥,孩子则需要按照癫痫来治疗。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孩子体温上升过快要立即就诊,有过高热惊厥病史的孩子更是一发烧就应赶紧找医生。
好,以上的情况都没有发生,这个时候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小儿推拿的方式给孩子平衡体温。小儿推拿的退烧方法可以说经常是立杆见影,很多时候,给小孩做完推拿半个消失,孩子就不烧了,推拿的效果非常神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