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〇7月8日至20日,格拉斯哥学院绿行义工社会实践队、格拉斯哥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前往学校定点帮扶的贵州省岑巩县开展社会实践。同学们聚焦“为群众办实事”,在岑巩县易地搬迁社区——大坪同心社区开展“学习百年党史·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期间进行了助力易地搬迁社区建设、党史宣讲、社工、社区和社会组织“三社联动”试点项目建设调研、七彩假期等活动。
调研社区建设,做百姓和社区的传声筒
〇〇大坪同心社区是岑巩县易地搬迁的集中安置点,已搬迁安置户人,是贵州省“易搬后扶”示范点之一,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是社区公共服务重要的目标。年夏,格拉斯哥学院的同学们曾到大坪同心社区开展实践,对社区有初步的了解。两年过去,社区发生了许多变化,群众有哪些需求?社区有哪些工作可以协助?这是实践队同学们首先想了解的内容。
〇〇抵达岑巩后,实践队与岑巩县团委、大有镇和社区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了解社区目前的整体情况,就实践细节进行了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细化了实践计划。会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调研了社区服务中心、党建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舞蹈室、儿童之家、合约食堂、感恩宣教室等,了解社区的建设情况。
〇〇大坪同心社区目前以社区负责人+社区干部+楼栋长的模式进行网格化管理。了解到这一信息后,7月10日,实践队与社区的楼栋负责人、信息员召开入户调研洽谈会。会上明确了入户走访的形式:实践队分为三组,楼栋负责人或信息员带领三至四位实践队队员入户。
〇〇几天时间里,实践队走进社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家中,对社区居民的就业、子女入学问题,易地搬迁社区建设满意度,“三社联动”试点项目等方面进行调研走访。队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居民们普遍认为易地搬迁后政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家可以到县城或社区附近的制造厂务工;医疗卫生条件得以改善,医院离社区不到一公里,上门医生机制十分便利;子女能及时接受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此外,与之前在农村相比,环境优美的社区、整洁的楼道、房屋也增加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与此同时,同学们也了解到居民们的一些困难、对易地搬迁政策的不同声音。部分居民认为搬迁后生活成本上升,水电费支出较多,低保、养老金、残疾儿童补助等社会补助资金与期望存在差距;有些居民还不习惯城市的生活,相较于农村生活,在社区里探望亲朋好友并不方便。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做了详实的记录,并整理总结,与当地社区负责人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〇〇通过入户走访,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了易地搬迁居民的生活状况,对易地搬迁带来的福利、以及有待完善的政策有了一定的认识。实践队根据走访记录和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〇〇入户走访调研的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和社区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该社区“脱贫攻坚”历程和“三社联动”试点项目建设情况。同学们向社区负责人询问了该地的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了解了当地居民通过自主创业脱贫的典型事例。该社区的社工也向队员们介绍了“三社联动”试点项目的相关工作机制,解释了当地“”服务模式和“1+2+N”居民议事制度等。
完善公共服务,做百姓生活的贴心人
〇〇通过走访和进一步调研,实践队员们对大坪同心社区内部建设情况有了更多了解。队员们发现,经过几年来政府、居民的不断努力,社区的公共服务正逐渐完善,如新修建了机动车库,电瓶车充电棚等,但也有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进行策划,帮助社区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百姓生活的便捷性。
〇〇社区服务中心的二楼的墙壁上存在一些涂抹,影响了墙壁美观。队员们发挥特长,以“邻里”“家风”“粮食”“环境”“秩序”和“教育”为主题,为大坪同心社区的居民们绘制文化墙,倡导传承优秀家风,筑起和谐邻里情,传递文明新风尚。
〇〇六个主题的选取结合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区实际建设需求。“环境”主题漫画的创作主要是为呼吁社区居民们不乱扔垃圾,同时做好垃圾分类。“秩序”主题漫画是针对社区内有时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用汽车整齐停放在停车位内的场景提醒居民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以“教育”为主题绘制的学生请教问题的漫画以该社区“四点半课堂”为原型创作。在社区学生们在放学后可在四点半课堂自习等待父母下班回家,社区的老师会为学生答疑解惑,辅导功课。
〇〇在走访调研中,实践队发现大坪同心社区的地下车库电梯出入口缺少与之对应的楼栋号指示标志,不熟悉的居民很容易迷路。为此,实践队联系制作指示楼栋号、单元号的标志,并将其张贴在车库电梯旁的显眼位置,方便社区居民在车库里找到回家的电梯入口。针对安全问题,实践队设计了“过马路请走斑马线!”的立牌,将其放置在社区旁的一个十字路口处。同时将“请勿靠近河流,严禁下河游泳”立牌放置在社区水坝旁,提醒小朋友们水坝河流危险,谨防溺水。
〇〇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对易地搬迁社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实践队在大坪同心社区面向居民、小朋友们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倡导提高环保意识。实践队详细地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主动地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减少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勤俭节约,杜绝浪费。实践队在宣讲后面向社区居民和小朋友们组织了垃圾分类小游戏。游戏伊始,小朋友们有些害羞,不太确定手中的“垃圾”应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中。不过在实践队员的耐心引导下,小朋友们勇敢地说出了自己手中“垃圾”的类型。几轮游戏过后,许多小朋友已经可以熟练地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社区居民也参与到游戏之中,在欢乐中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游戏结束后,实践队向社区居民发放原创的垃圾分类宣传单,号召居民们提高环保意识,积极践行垃圾分类。
〇〇经过几天的调研,实践队了解到社区没有一个统一的网络公众平台,居民因此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社区的通知。在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后,实践队帮助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