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舰钓鱼竿天线的真相与航母通讯之谜

真是出乎意料,福建舰甲板上两侧竟然排列着一列白色的长杆。这些长杆非常有趣,有时候是直立的,有时候则是平放的。

有人就猜测,这难道是钓鱼用的竿子,用来给船员们改善饮食?乍一看,确实有点像。但实际上,这些并不是钓鱼竿,而是一种天线,专业术语称为鞭状天线。

那么,这种天线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它会安装在甲板两侧?众所周知,航空母舰就像一个“海上超级城市”,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各种通讯设备也是数不胜数。

设备之间需要互相通信。这就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如果让每个设备都使用不同的频段,技术上非常困难。

而如果所有设备都使用相同的频段,又会产生严重的干扰问题。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大家就能理解。航空母舰上的每个设备就像城市中的居民,他们需要不断地“交流”。

如果每个设备都用不同的“语言”(频段)来交流,那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如果大家都用同一种“语言”,又会导致混乱,互相干扰,谁也听不清楚谁在说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翻译器”,让设备们能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同时避免互相干扰。于是,鞭状天线就诞生了。

这种天线的形状类似于一根细长的鞭子,通常是由细长的金属棒构成。

它内部由多个金属管组成,每节管子之间通过铰链或其他连接件连接,使得天线的长度和角度可以灵活调整。由于航空母舰上的设备众多,鞭状天线也不止一根,一般有七八根左右。它们的长度也各不相同,这是因为要在特定的频率下达到共振状态,从而最大化地接收和发射电磁波。

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简直是为航空母舰量身定制的,确保了各个区域都能接收到清晰的信号。有人可能会问,天线不都是安装在舰岛上吗?为什么会放在甲板两侧?原因很简单,因为舰岛上的空间已经不够用了。

舰岛上已经布满了各种雷达天线,空间非常有限。如果再在舰岛上安装鞭状天线,不仅会使得空间变得非常拥挤,还会影响舰岛的外观。而且,由于距离过近,不同频段的天线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干扰,影响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航空母舰上的空间非常宝贵,应该放在哪里呢?工程师们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发现将天线安装在飞行甲板两侧是比较好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航空母舰在正常航行时,鞭状天线都是直立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接收和发射信号,保证通信的畅通。一旦航空母舰需要进行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作业,就需要将天线放倒。也就是说,天线会向海面延伸,以防止天线被舰载机撞击,确保飞行作业的安全和顺利。

别看这种天线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它的科技含量却非常高。毕竟,要在航空母舰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没有一定的技术是不行的。首先,材质的强度和刚度必须足够好,如果不坚固,一旦被大浪损坏就麻烦了。

因此,工程师们选择了高强度的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轻便,而且极其坚固,能够有效抵抗外部的物理冲击。然后,还需要有很高的固有频率。这样,即使航空母舰在海上航行时遇到风浪,也能保持稳定,不会因为摇晃而导致信号丢失。

最后,海水中的盐分对金属材料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采取任何防腐蚀措施,长期浸泡肯定会影响天线的性能。当然了,这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由于鞭状天线的弯曲度非常好,在平放时,就像钓鱼竿一样。据说,某位专家在上世纪80年代参观从澳大利亚购买的“墨尔本”号废旧航空母舰时,曾误将对方的鞭状天线当作“鱼竿”。说真的,连航空母舰甲板边缘附近,那些不起眼的地方都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真是让人佩服不已。#深度好文计划#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xinlvye.com/yxwh/14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