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腺样体肥大,医生说割就真得割吗

最近,隔壁老王的老婆多次在老王出差后,向操心老爸诉说她的纠结——

她的儿子还不到两岁,但是晚上呼噜打得轰隆响,有时候还出现憋气的情况,一口气吸进去憋得满脸通红,半天才长吁一声吐出来,还多次出现过半夜憋醒的情况,她是又担心又心疼,前医院就诊,医生说孩子腺样体肥大,要求手术割掉。

“按医生要求割吧,但是孩子这点小就遭罪做手术,心里不舍,况且身体的一个器官就这样轻易割掉,合适吗?可是不割吧,医生说会影响孩子发育,还可能越长越丑,我又担心不割影响孩子健康……”

老王老婆的纠结,不少家长都曾经历,或者正在经历。其实割与不割的选择,操心老爸自己也曾切身遭遇过。

闺女小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打鼾的分贝数几乎不亚于操心老爸,当时也有医生建议手术割掉,但是多方咨询后,决定暂时不割,保守治疗。如今闺女快8岁了,症状明显减轻,操心老爸庆幸当时没有轻易让她挨一刀。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所有家长都可以效仿操心老爸的做法,因为孩子个体间是有很大差异性的,而医生水平、医德与治疗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性的,因此一定要因娃而异,更要找对医生。

不过,不管怎么“异”,有一点却是“同”的,那就是家长起码自己要了解腺样体肥大是怎么一回事情,出现什么情况算严重,这样也不至于在诊疗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盲从位置,甚至让孩子成为个别无德医生创收拿回扣的工具。

Problem1什么是腺样体

听到医生说孩子腺样体肥大,家长起码要知道,到底啥是腺样体?它长哪在呢?

腺样体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它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是一群淋巴组织,类似(上腭的)扁桃体,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咽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相当于蝶骨体和枕骨底部。

腺样体和扁桃体都是人体的淋巴组织,两者位置不同,腺样体位于鼻子后面喉咙上方的鼻咽部,而扁桃体位于咽两侧。孩子小时腺样体免疫作用非常活跃,6-7岁以后会逐渐萎缩。

Problem2腺样体为什么会肥大

幼儿时期发育不完善、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发生过敏、鼻炎或鼻窦炎的分泌物刺激等情况,腺样体就会肿大,堵塞呼吸通道,从而引起打鼾。

腺样体肥大与孩子体质关系也非常密切,过敏体质孩子尤其多见,也更容易反复发作。

Problem3腺样体肥大会怎样

腺样体虽然是重要免疫器官,但如果它反复发炎增生肥大,不仅会丧失防御功能,还反而会成为病灶,带来许多麻烦。比如腺样体肥大会堵塞孩子呼吸的“交通要道”,妨碍鼻子呼吸从而引起打鼾。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晚上打鼾是代表睡得香,操心老爸要特别特别特别强调,这绝对是错误的,这其实是鼾症(学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鼾症会导致孩子生长激素下降,影响体格发育,睡眠缺氧影响智力水平,引发中耳炎、面容发育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水肿或肺源性心脏病。

操心老爸需要说一下,其中“影响面容发育”是不少家长最担心的,因为腺样体肥大确实可能让孩子越长越丑,长成“腺样体面容”,这是因为腺样体肥大会导致孩子长期张口呼吸,从而引起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出现颜面骨发育异常,比较常见的就是嘴唇很厚、颧骨突出、唇沟消失、鼻梁塌陷等。(左图为小帅哥,右图为长着长着就残了的腺样体面容,说多了都是泪……)

哪个妈妈能够接受,自家小正泰小萝莉本来憧憬着长成鹿晗郑爽的,结果突然画风一变,长着长着就长成了香港老电影中的“八斤”与“如花”呢?

鹿晗小帅

郑爽美女

八两斤

如花

Problem4如何发现孩子腺样体肥大

那么,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腺样体肥大呢?

操心老爸打听了解到,比较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注意观察:一是注意观察孩子夜间睡眠时是否存在张口呼吸、舌根后坠且常有鼾声,是否夜寐不宁、鼻分泌多,是否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等;二是注意观察孩子白天是否表情迟钝、胸闷不安等。

如果孩子出现鼻塞、流涕伴随打鼾症状时,操心老爸医院的儿科或者耳鼻喉科确诊,尽早消除隐患。(在这里额外说一句,医院,尤其是P系,原因你懂的·%·!……¥·……·)

Problem5腺样体肥大是否一切了之

第5个问题,就是最关键的问题到了,孩子腺样体肥大,到底该不该切?是否可以一切了之?

因当时事关亲生闺女,为了这个问题,操心老爸还真的咨询过不少儿科、呼吸科的专家,甚至包括一些业内非常有地位的相关专业主委副主委级的专家,结果令人激动——越咨询越懵,因为不同专家的观点也是不一致的……

比如,有的专家告诉操心老爸,孩子如果只是偶尔打鼾问题可能不大,但若长期如此则建议尽早切除腺样体,因为长期缺氧可能对孩子健康与容貌造成负面影响等。

有的专家则不建议轻易切除,原因如下:一是腺样体免疫作用在3至5岁时最为活跃,5岁以下儿童切除要慎重,而且它随着年龄增大其会慢慢萎缩,届时不会构成威胁;

二是腺样体是人体遭到攻击后的第一道报警器,如果切除了,相当于把人体第一道报警器给拆了,这样并不好。

鉴于此,建议先做一个阶段的保守治疗,同时避免过敏源等易引起病情反复或加重的因素,并通过调整饮食、增强运动等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实在控制不住了,仍然不能缓解病情,最后再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专家们意见都不一致,搞啥子嘛!!!听谁的啊???

汪心独白:“信不信我挂个专家号来咬你???”

不管搞啥子,割与不割,在找对医生的前提下,爸爸妈妈们终究得做出最后选择,毕竟刀开在自己孩子身上。

不过,听操心老爸科科普完后,在了解了腺样体的相关知识后,此时再做选择,可能就比在一无所知时就糊里糊涂决定割还是不割要强得多了。

毕竟割孩子的腺样体,不是割隔壁老王出差前种下的韭菜。









































遵义本地2015年10月11日爱心传
胸片中线条的意义及在CT中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xinlvye.com/yxwh/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