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打鼾小心影响面部骨骼发育

孩子晚上睡觉打鼾,老人们往往认为是孩子睡得香,但事实上,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甚至有的小朋友,因双耳突然听力下降,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腺样体重度肥大引起双耳内积液,必须马上进行了腺样体切除并双耳置管手术。还有一些小朋友,腺样体肥大,家长没有重视,最后孩子腺样体面容了,小帅哥小美女毁于此病。“腺样体面容”是因为患者老是张口呼吸、趴着睡而导致,即上唇上翘,下唇下坠,嘴唇变厚,硬腭变高,牙齿咬合不齐,由于长期缺氧,还会导致眼神呆滞,智力发育受到影响。

典型的腺样体面容

很多家长可能并不知道这个疾病,那么,我们先从什么是腺样体谈起。腺样体的学名叫“咽扁桃体”,而我们常说的扁桃体叫“腭扁桃体”,它们都是口咽部的门户。

所有孩子的腺样体从出生后都会逐渐增大,在5-7岁达到最高峰,随着其他免疫器官的完善,到10岁左右慢慢萎缩,如此称为生理性肥大。正常情况下,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不会导致打鼾,因为鼾症往往是因为呼吸道的狭窄导致,而生理性肥大还不足以达到那么狭窄的程度。但是,呼吸道不断感染发炎,会使腺样体比正常肥大还要大,当超过这个“正常”的极限,就很容易鼻塞、打鼾。

如何诊断与治疗

如果孩子打鼾,医院,拍摄X光鼻咽部侧位片,或者做鼻咽镜检查以确诊。

如果腺样体肥大严重,比如占位超过3/4,医生一般会建议手术切除。一般会要求孩子年龄大于三岁。也有的孩子虽然不到三岁,但肥大得很严重,那么,也必须做手术。医院的儿童鼻咽镜检查,不允许家长进入,孩子进去后,自己躺在病床上,等待检查。一般孩子都不哭,喳喳甚至做完检查都不愿意走,喜欢那些医疗器械。汗。。。。。。

宝贝腺样体肥大,医生建议做手术,这在目前已经是普遍现象。作为父母,面对这样的选择,往往很难下决心。手术毕竟有创伤,小孩还要经过全身麻醉,有一定风险。由此考虑,在症状并非很严重的情况下,家长往往考虑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西药的对因治疗,多数都是使用血管收缩剂、鼻用激素(比如内舒拿)等药物,让腺样体达到正常肥大的水平。

二是中医看体质辩证用药,可以内服中药,也可以外用中药喷剂,还有针灸、艾灸等多种手段。中药治疗,其实家长也要考虑到可能的肝肾毒性。比如医生就曾给孩子开“鼻渊舒”,孩子喝了一口,嫌苦,后来说什么也不肯再喝。很庆幸,因为之后我才知道,鼻渊舒的主要成分,细辛,具有强烈的肾毒性。保守治疗可以规避手术风险,却不像手术那样立竿见影,快的可能需要一两周,慢的花上三四个月也很正常,需要家长要有耐心。甚至可能保守治疗了很久,最后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腺样体手术都采用全身麻醉,这不是杀鸡用牛刀,相反这是最大限度保证手术患儿安全的需要,因而也成为当今全球普遍采用的方法。相对以往的无麻醉到局部麻醉则由于患儿能明确感受到手术的疼痛和恐惧,因此对患儿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创伤,留下阴影,有的甚至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后。同时无麻醉和局部麻醉手术,由于患儿的不能很好配合,会造成腺样体组织手术后的残留,有时还会造成临近组织的损伤。腺样体手术现在多在内镜下做,创伤不大,出血不多。但小孩手术后可能因为哭闹、咳嗽、咯痰等刺激伤口出血,家长要注意尽量缓和孩子的情绪,同时还要注意保暖,不要让孩子感冒,以减少对腺样体的再度刺激。手术不是一劳永逸,腺样体可能还会再次肥大,以至于需要二次手术。腺样体是淋巴结组织,切除之后,如果孩子又反复感冒,呼吸道有发炎感染,仍有可能再度增生肥大。对于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多锻炼,提高免疫力,尽量避免感冒。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多伴有其他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有时候与腺样体肥大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应当在医生指导下,综合用药。

但愿天底下的孩子们都能睡个安稳觉,不要再打呼噜了。









































河南商报总编辑遭举报省会纸媒的秋天有
晚上吃这些不发胖还减肉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xinlvye.com/bttgn/1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