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写文章主要是出于中医爱好,为了个人发泄,其次就是给我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没有做中医科普的本事和义务,有病就去看医生,不提供任何咨询与治疗意见。
昨天中医门诊,有患者一家三口都挂了我的号,在等待就诊期间听到和其他患者聊天。大体是他孩子晚上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经常被憋醒,医院诊断为“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才能治疗,后来打听到我这个中医,于是来吃中药治疗,经过二十副中药治疗,夜间睡眠正常,呼吸正常,症状全部消失,这次是他和老人来看其它疾病。
腺样体肥大会影响呼吸,导致容易感冒、精神差、记忆力减退、甚至会形成猪八戒面容。这个病,西医要手术,手术指征是堵塞程度大于80%,但是,绝大部分患儿没有肥大到这个程度,也被动员手术。中医应该怎么治疗?用什么方子?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我们要学会治疗一个疾病,首先要了解这个疾病,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不是单纯根据一个或几个症状就想当然地用药,口干就用天花粉,头痛就用川芎,出汗多皮肤白就用桂枝汤,这样就把中医想的太简单了。
中医治病,不仅需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认识它,更要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去认识它,原则什么样的治疗方法,离不开从中医的角度对疾病进行分析。
治病没有捷径,无论中医西医,只有找到疾病背后的真正原因,疗效才有可能会有大的突破。比如,认识到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经过抗痨治疗,治愈率已是天壤之别,绝非吃人血馒头可比。
腺样体肥大也是,我们中医要运用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它是慢性疾病,既然是慢性疾病,肯定与患儿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作息规律、脾气秉性,甚至和父母的喂养方式、文化修养、性格情绪,都有相关,这些中医必须要考虑。
比如孩子性情急躁,小便黄赤,心火克金,导致相傅之官抑郁不畅,如同碰到脾气大的一把手一样,副手肯定气机不畅,泻泻君火即可,用点竹叶,涉及营血分再加点生栀子。
孩子饮食油腻,大便不畅,手阳明滞热,大肠与肺相表里,用点大腹皮、水红花子清一下滞热即可。
有些孩子反复感冒后出现腺样体肥大,正邪纷争,交战与少阳三焦,和解少阳即可,用点半夏、黄芩辛苦之法。
有些孩子饮食多度脾胃由是而虚,土不生金,然后用点太子参、白术培土生金。
……
照着这个思路来分析,找住病根,进行根本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这个治法,看似迂腐,但是有效。投机取巧,寻找专病专药,经常无效,即便宣称什么什么方疗效很好,那是因为治疗的疾病还太少,还没摔过跟头而已。
为什么要强调忌口等生活习惯?所谓的治疗,有时候不需要药物,只需把一些生活细节做一下变动,就会收到疗效。好的中医,看病是用心于精微,观察观察再观察,绝不是来了腺样体肥大就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请问,三岁得孩子,口唇不暗,舌头不紫,哪来的瘀血?这样想当然的治法,不根据证据用药,人云亦云,有效那是见鬼。
扫一扫复方生发酊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