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松钓鳊鱼,饵料很重要意外收获黄辣丁

北京皮肤科防治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77420.html

一、鳊鱼的习性

鳊鱼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区域,体型较宽,头小,体重一般不超过1公斤。鼎鼎大名的鲂鱼即武昌鱼,其实就是鳊鱼中的一种,是野生鳊鱼经人工杂交而来的优良品种。鲂鱼又分团头鲂与三角鲂,生长速度较快,大的个体能长到3公斤以上。鳊鱼与鲂鱼的生活习性及对饵料的喜好接近,体型也近似。它们暮春至初秋喜成群活动于水的中上层,深秋至冬天喜在水的中下层活动觅食。鳊鱼对水质的要求比鲫鱼、鲤鱼高,在污染水域中很难生存。鳊鱼属于杂食性鱼类,成年鳊鱼以素食为主,主要吃藻类和水草。鳊鱼在水温15℃~25℃左右食欲最强,一般2龄性成熟,产卵期在5月~7月间。

二、钓鳊鱼的饵料

鳊鱼对饵料不是太挑剔,荤、素皆宜。但总体来讲,高温季节的鳊鱼喜食素饵,低温季节的鳊鱼喜食荤饵。 

 

1.诱饵

鳊鱼对谷物或酒香味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在选择诱饵的时候,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蚕豆粉、玉米粉、花生粉、芝麻粉,小米或大米、豆饼麦麸或酒糟等粮食类的诱饵。制作的时候,要用文火炒香磨碎,也可以将其用酒(最好是药酒)、香精或麻油浸泡,但要注意把握好诱饵香气的浓度,不宜过重。

2.钓饵

钓饵主要分素饵和荤饵两大类。素饵主要包括麦面粉、蚕豆粉、熟桑葚、麦粒、青豆、玉米粉、花生粉、熟红薯以及含藻类的商品饵料。荤腥饵料主要包括蚯蚓、红虫、小河虾、蛆虫,以及含这些成分的商品饵料。

三、钓点的选择

鳊鱼在温度较高时,喜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低温季节,喜游弋于水体的中下层。它们有集群性,如果在某处钓到一条鳊鱼,要考虑到可能有若干条或一群鳊鱼在附近活动。鳊鱼喜欢成群在水层比较洁净、含氧量高、底层有泥沙碎石的水域游荡觅食。针对其习性,建议选择以下钓点。

1.稀疏的水草区

水草丛生处是钓鳊鱼的好钓点。因为水草区的浮游生物较多,食源丰富,也是鳊鱼躲避天敌的避难所,在每年的产卵季节还是其产房。而且,鳊鱼多喜欢在较稀疏的草区边活动。

2.开阔水域的犁尖处

伸往水中的犁尖处是鳊鱼迁徙、觅食的必经之地,在此下窝子可增加上钩几率。

3.河流中有网箱养鱼的四周

养鱼时多投放饲料,网箱里的鱼在觅食过程中,争抢、尾鳍扇动会将部分饵料撒落到网箱下方,就会吸引野生鳊鱼到来。而且,网箱下能躲避人为捕捞等干扰,久而久之,它们便长期停留在网箱四周,在此下竿多会丰收。

4.养殖塘的喂料机前

鱼类有条件反射习性,这种习性是后天形成的。在鱼塘里,由于塘主长期定点投放饲料,鳊鱼在固定的地点能够吃到饵料,慢慢地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或称为记忆,也就是喜欢活动在投料点的周围。当我们将窝子打在喂料点附近,鳊鱼的进窝率肯定高。

5.流水出入口

流水的缓流处,含氧量高,饵料丰富,鳊鱼多喜集群在此活动觅食。如果出入水口两边有障碍物如草丛、石堆、树枝等水下物体,更容易成为鳊鱼流连忘返的集散地。

最后强调一下,鳊鱼的鱼星小且零散,单泡较多,与翘嘴的鱼星相似。当在以上钓点发现有类似鱼星时,恭喜你,这就是理想的钓点了。

四、钓组配置

鳊鱼嘴小唇薄,抬竿力度把握不好,很容易拉豁鱼嘴。因此,在选用钓竿的时候,应选用中调或软调手竿。钓线不是很讲究,一般选用0.8号主线搭配0.4号子线。如果是钓鲂鱼,因其体型比鳊鱼大,应该适当增加钓线号码。我一般用1号主线搭配0.6号子线。至于钩的规格,应遵循比钓鲤鱼、鲫鱼的钩子略小1号的原则,因鳊鱼的嘴比较小,钩小便于鱼吸饵。浮标的选用可根据个人喜好,用立标、散标都行。台钓最好选用钓行程的浮标,标型为长尾短身短脚,一般在11目~15目。因为鳊鱼的泳层变化较大,上、中、下层都可能遇到它们,行程标有很好的兼容性。用散标的钓友,可将细鸡毛剪成0.5厘米~1厘米一段,串5粒~7粒或更多,使钩饵的下降过程体现缓慢漂落状态,延长饵料下降时间,便于鳊鱼追饵、觅食。不论是台钓还是传统钓,钓鳊鱼的线组都应追求小标、细线、轻坠。

五、钓法

鳊鱼有集群性,但不耐低氧,当天气发闷、气压较低的时候,它们会上浮觅食;当遇到有寒流到来气温下降时,它们会潜入底层觅食。因此应当根据当天气温、水温的具体情况,找准鱼的泳层施钓。在用台钓法的情况下,两钩的钩距要加大,我个人感觉6厘米~8厘米的钩距效果较好。因鳊鱼、鲂鱼体宽,加大钩距,可增加上双鱼的机会。当发现鳊鱼的泳层较高选择钓浮的时候,在读标和提竿时机上,要注意与底钓时的区别,因为钓浮过程中,往往标还在运动中就有鱼讯,这一点是与底钓不同的。同时,鳊鱼具有集群性,当你钓上一条鱼后,要抓紧时间,因为它们吃钩不像鲫鱼那样能保持很长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所以钓的过程中应保持安静,延长鱼在窝中的逗留时间,避免惊散鱼群。

由于鳊鱼和鲂鱼的嘴小,吃钩动作虽然清晰干脆,但入口较慢,发现有鱼讯时不要着急提竿。特别是用蚯蚓等荤饵,如果发现送标,要等标送上来即将停止的一瞬间再提竿。拉黑标的情况,要等标沉入水中再提竿。当然,鱼的密度、饥饿程度对鱼吃钩的快慢也有影响,要灵活把握。

鳊鱼、鲂鱼胆小,当钓到一条时,要注意及时牵出窝外遛鱼出水,以免惊散鱼群。当出现短暂的停口时,如果确定不是没有诱饵了,要采取逗钓、拖钓等方法,在窝子周围提动,引诱鱼吃钩。在钓其他鱼种兼钓鳊鱼、鲂鱼时,浮标可按钓底调校,但仍要尽量用小的浮标、坠,使钩饵、坠缓慢下降,增加其在水的中上层停留时间,增加鱼在半路就饵的机会。

我以前常在野河的网箱边垂钓,水深一般在3米~4米。夏末秋初鳊鱼、鲂鱼多在水的中上层觅食,一整天下来,我在钓鲫鱼、鲤鱼的同时,常能钓到鳊鱼或鲂鱼,而别人很少钓到。分析原因后我发现,其他钓鱼人为了加大钩饵的下沉速度,提高上鱼频率,往往配置大标重坠,这样,钩饵下降速度快,很快就穿越了鳊鱼、鲂鱼泳层,当然减少了它们的就饵几率。反之,我使用的小坠小标下降速度缓慢,延长了其在水体中上层的停留时间,增加了鱼吃饵的概率。

对于钓鳊鱼来说,诱鱼是关键。因为鳊鱼很少有游兵散勇,要么不来,来时多是成群。诱鳊鱼的诱饵量要大,窝子面积要比钓鲫鱼、鲤鱼的窝子面积大,因为鳊鱼成群耗用饵料多,诱饵少了很快被吃完,鳊鱼可能较快离开,这在野外水域尤为明显。此外,鳊鱼由于嘴较小,吃钩慢、轻,因此标要调得灵敏一些。通过多年垂钓,我感觉到,鳊鱼吃钩不像鲫鱼、鲤鱼吃钩那么谨慎,只要它们进窝很少有不吃食的,而且讯号也比较实在。用散标时,浮标多是送标、接钩、黑标;立标的鱼讯更丰富多彩,由于鱼的泳层不同,浮标会出现翻身超长站立、加速下降、不降反升、下顿等诸多标相,钓者要充分熟悉自己的浮标,正确分辨浮标的自身语言与鱼讯语言,准确及时提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uixinlvye.com/kfyy/12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