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桃体?
在我们的口咽两侧可以看到两个扁卵圆形器官,这是咽淋巴组织中最大的成员——腭扁桃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扁桃体。在6-7岁时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可能会变得肥大,这属于生理性肥大,到中年以后会逐渐萎缩变小。扁桃体炎的类型有哪些?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咽痛,可以伴有吞咽困难,严重时可伴有耳痛、下颌淋巴结的肿大,甚至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小儿可因高热而出现抽搐、呕吐而昏睡。
怎么办呢?
首先要做好防护。因为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是可以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而感染的。要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及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及时就诊,医生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关于手术,急性炎症消退前都不建议手术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主要的感染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常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或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细菌、病毒引起的炎症刺激所致。慢性扁桃体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慢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扁桃体肿大、咽喉痛痒、有异物感,甚至全身性反应如发热等。因为扁桃体隐窝内残留干酪样腐败物或大量厌氧菌,还可出现口臭。当扁桃体特别大时,会出现呼吸不畅、睡眠打鼾及吞咽障碍。患者口咽部检查可见咽部慢性充血,扁桃体大小不定。得了慢性扁桃体炎应该如何治疗?
免疫力下降是扁桃体炎急性发作的一个“窗口”。因此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可以通过清淡饮食、加强体能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每餐之后及睡前用盐水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的机会。在用药方面,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扁桃体炎一定要做手术吗?
慢性扁桃体炎一定要切除扁桃体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扁桃体作为一个免疫器官,是有其生理功能的。特别是儿童,扁桃体对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但是当扁桃体的反复炎性发作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时,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
出现以下情况时,扁桃体是可以切除的: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
4.白喉带菌者,保守治疗无效时;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
但是同时有严重造血系统疾病、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一般是不建议手术的。
切除扁桃体后,免疫力会下降吗?
扁桃体是人们熟悉的免疫器官,但9~10岁之后,随着免疫功能不断完善,扁桃体的作用逐渐退化,并开始萎缩。因此,对成人而言,切除扁桃体并不会引起免疫力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咽喉炎的症状加重,这是因为扁桃体切除后,出现了其他咽淋巴环组织代偿性增生,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心。对于儿童来说,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还处于活跃时期,此时做扁桃体切除术应根据病情需要评估风险和收益。当扁桃体过度肥大或腺样体增生时,可能出现呼吸睡眠暂停、张口呼吸或憋气,以及吞咽不畅而造成少食、体重偏轻、精神偏差,甚至因缺氧影响智力发育等,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家长应放下顾虑,及早配合医生治疗。来源:中国新闻社、医院、上海药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