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博士
很多人都认为,睡觉打鼾是正常现象,是因为累到了、睡眠很深,是睡得香的表现。其实不然。
在耳鼻喉科医生眼里,打鼾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睡眠时,上呼吸道发生了阻塞。
对于儿童来说,最常见的阻塞原因是:腺样体肥大。
一、什么是腺样体?
如图所示,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后壁,其粘膜下聚集的丰富的淋巴组织,也叫咽扁桃体。这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儿童在2-6岁时,腺样体增生旺盛,10岁开始逐渐萎缩,到成人则基本消失。通常情况下,腺样体不会过度增生,不会堵塞呼吸道。
二、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部分儿童腺样体过度增生、肥大,堵住了鼻咽部(如图),引起孩子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进一步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此时称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病因是腺样体反复发炎,或邻近部位如鼻腔、鼻窦炎症波及鼻咽部,刺激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
三、腺样体肥大有哪些危害?
1、耳部症状
腺样体与咽鼓管管口相距很近,而咽鼓管链接了鼻咽和耳朵,保持耳朵内引流通畅,炎症、分泌液等能被及时清除。肥大的腺样体堵住咽鼓管口时,就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引起听力减退、耳鸣的症状。此时,小朋友可能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听大人说话等,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清楚。
2、鼻部症状
常有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可并发鼻炎、鼻窦炎,说话时有鼻音。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
分泌物刺激呼吸道,常引起阵发性咳嗽,易并发气管炎。
4、面容改变
由于长期张口呼吸,面部发育异常,表现为上颌骨变长、颚骨高拱、牙列不齐、上门牙前突(龅牙)、嘴唇变厚、表情呆滞等,称为“腺样体面容”。
曾经有一位医学家观察了一对患有腺样体肥大的双胞胎,姐姐在幼年时切除了肥大的腺样体,而妹妹没有切除。十年后,两位少女都已经身材窈窕,亭亭玉立,令人惊讶的是,本该容貌相同的一对双胞胎,面容却完全不一样。
左边是姐姐,面容姣好,眉清目秀,从整形美容的角度来说,面部骨骼协调,肌肉关系正常,下巴适度翘起,看起来给人以“美”的感受;右边是妹妹,上颌突出,下巴后缩,下巴肌肉(颏肌)紧张,仿佛她的嘴要是不用力闭紧,牙齿就会立马漏出来。
再看国外一个患有腺样体肥大却没有治疗的男孩,从10岁到17岁面容的变化。
可以看出,10岁时,男孩双目炯炯,是个标准的小帅哥;到了17岁,下巴严重后缩,目光呆滞,仿佛变了一个人。
事实上,腺样体面容不只是让人变丑,并发的牙列不齐会导致颞下颌关系紊乱、咀嚼功能和牙齿自洁功能下降,引起侧脸疼痛、消化不良、龋齿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容貌难看也会让小朋友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5、全身症状
前面说到,睡眠打鼾是因为呼吸道被堵塞,这时,吸入身体的氧气减少,大脑处于缺氧状态,哪怕睡很久,早晨起床后仍感觉精神不振、不想起床。
长此以往,小孩的大脑发育会落后,身体出现低氧导致的慢性中毒和反射性神经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下降,以及夜惊、尿床等。
四、腺样体肥大怎样治疗?
此病的诊断有赖于专业的鼻咽镜检查,需要寻求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对于家长来说,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同时,积极治疗鼻咽部的感染,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也可以缓解腺样体的肥大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会逐渐萎缩,病情会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腺样体过度增生肥大的患儿,需要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在容貌发生改变、智力发育落后之前解除病理状态。
此手术常与扁桃体切除术一并施行,需要参考耳鼻喉科医生的建议,具体病例具体分析。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不会对儿童的免疫功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如果它们发生了病变影响了健康,反而得不偿失。
腺样体肥大看起来是小病,短时间内也看不出对孩子的健康有什么影响,但实际上,此病不仅危害大,而且伴随一生,如果不重视,可能造成孩子一辈子的遗憾。
所以,别再怪你家孩子学习差、不听讲,先注意一下晚上睡觉是否打呼噜,如果有这个症状,记得立即看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