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4~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明显缩小并逐渐萎缩,且随着颅面骨的发育,口咽和鼻咽腔有效体积的扩大,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小孩子耐受缺氧,虽然较少出现类似成年人的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憋醒的主观描述,但长期的缺氧将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呼噜娃”还会伴随其他症状
儿童颅面骨尚发未完全发育,鼻咽腔狭小,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处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慢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症状而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也会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黄方称,儿童睡眠打呼噜多数与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有关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咽淋巴内环的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在儿童期常处于生理性肥大,尤其是在4~6岁和8~10岁这个时期更为显著;也可能因邻近的鼻窦扁桃体的炎症而导致腺样体的炎症、病理性增生肥大,从而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辗转反侧,患儿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因为腺样体腺样体鹏重力的关系,需要侧卧甚至趴着才能入睡
面对孩子打呼噜,家长们的态度往往存在两极分化,一类认为打呼噜很正常,没必要就医,等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就诊;另一类则过度紧张,将劳累后的打呼噜硬是与病理性的联系在一起哪些情况该就医?进行干预的指征是什么呢?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纤维鼻咽镜检查在鼻咽部的顶后壁可见表面有纵行裂隙的分叶状淋巴组织,像半个剥了皮的小橘子如果增生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的三分之二以上,这时,是应该进行手术处理的,如果只有一半,可以先观察手术常同扁桃体切除术一并进行,如果扁桃体不大且很少发炎,则可单独进行腺样体切除
n本报记者 陈骏
青春期前如果不严重可观察
很遗憾,由于这类病多属生理性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的食疗所以,目前还没有什么很好的预防办法让肥大的腺样体有效地缩小唯一的办法就是及时发现、观察,并酌情及早治疗
劳累后才打呼噜,平时并没有打呼噜的现象,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不必急着求医还有不少家长会觉得自己分辨不清,可以将孩子带到医院的专科,由医生作出判断,临床中,还可以通过拍鼻咽部的ct、磁共振或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等检查来确诊并决定治疗方案
也有少部分孩子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下颌骨短缩,面部表情呆滞,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有的还会表现为遗尿,吃饭也会有梗阻感,有的甚至会影响智力
白癜风图片